星期日

我的胃還沒好  還在胃痛中

這幾天都只能少量多餐  只能吃得很清淡

稍微吃好一點或多一點  胃就痛

所以  沒什麼力氣

這牛軋糖就是在沒什麼力氣的情形下做的

做完  滿頭大汗柳~~

聽說這批是要被帶去匪區的

二姐的朋友現在在大陸做生意  在那裡會想念台灣的小吃  零食

所以  請我做些讓她帶去解思鄉之苦

這種故事最能感動我了  所以  即使不舒服  我還是要做

怎能讓離鄉在外打拚的台灣人  吃不到台灣的家鄉味呢(牛軋糖算有家鄉味嗎?)

昨天蠻熱的  濕氣有點重(67~69)  所以配方裡 濕 的材料有稍微調整一下比例

本想做硬一點  因為天氣熱的關係  但想到她要把糖帶去大陸

那裡比台灣冷  做太硬她可能會咬不動  所以就還是維持原來的硬度

下圖:快切好了


下圖:包裝中


今年

因為去年三八跑去學做了牛軋糖而對這個從小吃到大的糖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做了點小小的研究

 

 

明代在浙江省有一文人叫商輅,有一天夜裡商輅夢見自己跪在文昌殿前,看見供桌上擺著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一些糖。文昌神一直看著他微笑卻不說話,突然文昌神手朝供桌一揮,花生自動去殼飛入糖中,而花生糖瞬時化成數頭牛朝他飛奔而來,商輅此時就清醒了過來。之後他請人幫他解讀夢中的景象,筆墨紙硯和花生為妙筆生花的比喻,花生糖化成數頭牛朝他奔來是比喻智慧的象徵。

商輅聽完解夢的結果非常驚喜,就吩咐家人取米榖和麥芽糖一起攪和,再加

 

入花生熬成硬糖,最後請人作牛形狀的模具,把糖變成有牛形狀的花生糖,而「軋」字有花生的含意在其中,因此商輅把這種有牛形狀的花生糖取名為牛軋糖。另外「軋」字本來讀取 一ㄚˋ,現今為方便大眾讀取乃將 一ㄚˋ改成ㄓㄚ。

商輅創製牛軋糖後,同一年去參加鄉試、會試、殿試都連中第一名,就是我們所謂的三元,商輅為明代89名狀元中唯一三元及第的人。商輅為了感念文昌神的保佑,就製作大量的牛軋糖赴文昌殿祭拜答謝文昌神,祭拜後就把牛軋糖分給大家品嘗,因為香醇有勁而廣為流傳,之後因為把糖製作成牛的形狀不容易,大家就把糖直接切成長塊狀,就是現今大家看到的形狀。

所以  牛軋糖一開始其實是沒有奶類及奶油的哦

是後來這種糖被帶到西方  再因十字軍東征時又被帶東方來

西方人在牛軋糖中加入了奶類製品讓它的口感中帶有奶味

但西方的牛軋糖因應西方人的口味徧甜及較軟  不好成形 

所以  他們會在糖的外面包覆一層巧克力(這讓我想到77乳加巧克力)

一方面固定牛軋糖的形狀  一方面增加牛軋糖的風味

其實牛軋糖是屬於”氣泡式硬糖”

在製作過程中攪拌較多的空氣進糖裡 

因為氣泡多  所以即使糖很 硬  也不會覺得不好咀嚼

牛軋糖裡加入了奶粉及奶油的話  氣泡就會消失

糖體就會變得較紥實 

這時製糖就不能做得太硬 

否則糖體很紮實  又太硬的話  整個糖就會硬到很難咬化開

不論是不加奶類製品的原始牛軋糖  或是後來改良過的 奶味牛軋糖

其實都要有點硬度  在慢慢咀嚼中  讓糖的味道(或奶的味道)和花生的香味慢慢散發並融合在一起

可是現在很多人不愛吃硬的糖  覺得太硬不好咬  咬了牙齒受不了

所以  很多牛軋糖已經不再 硬 了

太軟的牛軋糖  在吃的時候  糖或奶味都還沒有散發出來跟花生香融在一起時 

就化得差不多要吞進去了  口裡只留下一堆還沒嚼散的花生......

這樣怎麼吃得出牛軋糖的美味呢?

還有很多牛軋糖  加了很香很香的”奶香粉”或是以酥油製作

讓牛軋糖奶味非常重  但那種奶味又是很不自然的奶味

不過很多人的味覺就是這樣被商人給改過來了

講到  味覺被改過來   就讓我想到一件事(跳一下)

就是”南棗核桃糕”

我也做它  我和我家阿爸都覺得我做的南棗核桃糕味道跟我小時候吃的味道一樣

有核桃味也有棗的味道

它不是很濃的棗味  但那股棗味會在咀嚼中慢慢散發出來  慢慢的香...

再配上核桃的味道  我爸說:以前的都是這個味道

賣保養品的朋友也這麼說(不過另一位不這樣認為)

那天  我在我媽家吃到一個包裝上寫著”南棗核桃糕”的.......南棗核桃糕

先咬了一半進嘴裡  完全沒有吃到任何 棗 味

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  烏豆沙  的味道

烏豆沙的味道也完全蓋住了核桃的味道  我完全吃不到核桃味

我問我媽去哪買的?  我媽說是朋友給她的

我爸在一旁搖搖頭表示不好吃

我看了一下包裝上的成份  大驚  居然沒有  棗

黑棗  紅棗  棗泥  都沒有

但味道真的很重很重  而且也很甜

難怪   賣保養品的有一位小姐說:你的南棗核桃糕不夠味  不好吃

現在用棗泥加黑棗或紅棗來做的商人不多了吧

棗泥的成本太高了  就改用烏豆沙  它的味道夠重  而且是厚重的那種重

我這種用黑棗自己去籽切丁  再加棗泥的作法  要賣的話  準輸人家的啦~~

接著再講回來牛軋糖(再跳一下回來)

現在的牛軋糖有好多口味 

蔓越莓(好怪) / 抹茶(不搭牛軋糖真的) / 海苔(為什麼????) / 芝麻(那要花生幹嘛)

咖啡(牛軋糖有奶所以這是拿鐵牛軋糖?)......

說真的  我這種  傳統守舊的神經病  真的不太能接受這些口味

尤其又在我吃不到真的很搭很好吃的情況下  

我不太知道這麼多口味的牛軋糖是什麼意思? 

有這麼多口味還能叫牛軋糖嗎? 

就像三杯雞裡要加九層塔  但宮保雞丁裡加了九層塔的話  還會稱宮保雞丁嗎?

應該就換菜名了吧   而三杯雞裡不加那三杯改成別的三杯或改成兩杯還能叫三杯雞嗎?

牛軋糖本來就是要吃糖和花生的味道    加了那麼多味  還品嚐得到糖和花生的香嗎?

創新是很好啦  尤其是商人要有生意  創新是必要的

但若創新後卻完全變了調    那.............

好吧  我不會說了    我這種守舊  胡亂堅持的人  是有病的  是 make 不到 money 的

我還是很愛做牛軋糖  做的時候和做皂一樣都可以讓我很平靜  很專注 

煩腦都沒了 (做完煩腦又都來了)

牛軋糖是很不簡單的一種糖  下次吃的時候用點心   慢慢的咀嚼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b202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